─把握黃金治療期 向駝背說Bye! Bye!
文 / BOBO老師
許多爸爸媽媽看到孩子們每天無精打采地,走路垂頭喪氣,寫個功課就趴在桌上,看電視就歪歪斜斜地縮在沙發裡,總是會懷疑:我的小孩是不是駝背了?
但是當你提醒他們:請抬頭頂胸時,他們也會立刻挺起腰桿來,這種下背無力、酥腰的情形,其實只是許多人口中所戲稱的飼料雞,這樣〝腰椎後凸〞的現象並不算是駝背。
真正的駝背指的是胸椎過於後凸的情形,原因通常與小朋友們長時間的「坐式生活」型態、缺乏運動、書包過重,甚至與飲食不均衡、陽光曝曬過少都息息相關。
■兒童駝背主要類型:
1.先天結構性駝背:
「先天結構性駝背」是指小孩一出生時即具有脊椎結構的〝病理性〞駝背,例如:椎體發育不全、椎體相連等。常見的如雪曼氏(Scheuermann’s disease)幼年型駝背,最明顯的特徵是患者身體前彎時,後背的脊椎弧度會呈現角狀的楔型線條。
這類型駝背脊椎彎曲角度通常很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沒有在運動或做任何動作,背部都會感到僵硬與不舒服,當他們劇烈活動後這樣的不舒適與疼痛還會加劇。這類型的患者需要手術治療或穿戴背架矯正。
2. 後天突發性駝背:
「後天突發性駝背」通常由於意外傷害,如:車禍、撞擊等因素造成,這類型駝背也需緊急就醫檢查病徵與治療。
3.後天姿勢性駝背:
95%的兒童駝背屬於「後天姿勢性駝背」,這類型駝背〝兒童瑜珈〞可以非常有效地改善徵狀。
現在的小孩每天在學校歷經8小時「坐式生活」的學習方式,下課後還要在狹隘的課輔班中繼續維持坐姿,回到家不論看電視、打電玩、做功課也一直保持坐姿,如果沒有適當高度的桌椅、正確的坐姿、適時的伸展,長時間下來,背自然越來越彎,頭也不自主地往前伸。
姿勢性駝背者在一般生活中雖然不會感到疼痛,也不會有不舒適感,即使他們在維持一個姿勢久了身體感到僵硬,但換個姿勢後不舒服的感覺與疼痛也就消失。但看似無害的姿勢性駝背,日積月累下不但固定脊椎曲線使體態不佳,最終還會影響心肺能力、呼吸道功能、學習力,甚至器官退化。
幸而這類型駝背脊椎彎曲通常在10度以內,不論年齡13歲以下或是發現徵狀的6個月內都屬於〝黃金治療期〞,只要把握黃金治療期,定期規律運動、保持正確姿勢,就會有非常顯著的改善,並不需要手術治療或背架矯正。
BOBO老師說:
穿戴背架對姿勢性駝背兒童來說,只是治標的作法,長久依賴會造成肌肉萎縮,影響血液循環與代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