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復健科職能治療師 李欣怡 

什麼是感覺統合? 

感覺統合是一種神經系統正常運作的過程,對來自環境中的感覺訊息作選擇性的吸收,再加以組織、整理,使個體可以適當運用其肢體、情緒與環境互動。例如:寶寶剛開始學走路,一開始相當不穩又常跌倒,但在不斷練習中,寶寶整合視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及一次比一次走得更好的成就感,最後寶寶終於可以自己放手走路。又如:寶寶一開始學拿湯匙時,尚不知該用多少力量來拿湯匙或舀東西,抓湯匙的動作亦相當笨拙,手眼也相當不協調,但經過多次的練習中,寶寶會不斷的修正他的反應,最後它可以適當的運用湯匙舀起不同種類的食物,在這過程中,寶寶結合了視覺、味覺、觸覺、本體覺以及練習過程中的回饋反應,才使他學會如何操作湯匙。所以,感覺統合的發展是從嬰兒、幼兒到學齡的過程中,藉著環境的刺激,內在及外在的需求,引導個體不斷去整合這些刺激,做出適當反應,再藉著這些經驗不斷去修正下一次的反應。一般大約在8~10歲,兒童的感覺統合能力已大致成熟,但終其一生會因感覺的經驗再作一些細部的調整。 

小朋友的大腦,在正常狀態下,是一個組織良好的系統。我們雖然無法透視小朋友的大腦,但是,小朋友外顯的行為表現,就是大腦活動的反射。當小朋友表現出來的行為,與一般兒童不太一樣,或是沒有依循著發展程序發展時,我們便可以猜想,小朋友的大腦,是否有組織整合不佳的問題。感覺統合(Sensory Integration)理論,可以提供我們在治療上某種程度的幫助。但由於大腦中感覺整合的過程,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複雜,而且臨床上,小朋友表現出來的情形,也會不太相同,因此,感覺統合理論也同其他治療性的理論一樣,都有被不斷修正研究的必要。 

 

  

感覺統合的三大主要系統: 

  (一)觸覺系統 :是最基本、影響力最大的系統。觸覺是提供我們有關周圍環境的訊息最主要的來源,可以讓小朋友避開或抵抗危險,同時,它對小朋友心理社會化的發展,非常的重要。小朋友經由觸覺,在早期,可以和媽媽建立親密的關係,而在以後,可以幫助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另外,在手部動作方面,觸覺和區辨覺的建立,可以促進小朋友對物體形狀、大小、重量的認識,是往後認知發展重要的基礎。 

  (二)前庭系統: 它能使小朋友去感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及身體各種形式的移動及運動。而前庭系統在腦幹部的前庭神經核,能夠經由上行或下行神經通路及腦幹本身的功能,影響其他的感覺系統。它與眼外肌也有密切的關連,所以對於小朋友視覺-動作的協調,也有很大的幫助,而前庭系統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對肌肉張力的影響,使小朋友能發展出正常的肌肉張力(尤其是對抗地心引力的肌肉群)、維持姿勢、產生動作及發展出正確的身體空間概念。此外,它會告訴我們個體在環境中的空間關係,使人在身體與情緒上有安全感,也有助於小朋友的心理發展。 

  (三)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主要是經由肌肉、關節或骨骼等受器而來的訊息,而其對感覺統合最大的功用,是維持肌肉正常的收縮,使關節能夠自由活動,因為動作是促進感覺統合發展最主要的途徑。它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興奮狀態,增加本體感覺的輸入,有助於情緒的正常化,另外,本體感覺會影響個體視覺知覺及 身體空間概念的發展,進而影響個體計畫活動的能力。同時,因為本體覺本身有抑制性作用,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有阻力本體覺活動,使活動量太高的小朋友安靜下來。 

 

 

何謂感覺統合失調? 

大部份的兒童平常遊戲活動中,就能發展出感覺統合的能力,但一部份的兒童無法按照正常的步驟來發展,當感覺統合的過程發生失調時,一些動作、學習、情緒、行為也會發生問題。引起感覺統合失調的原因,目前並沒有一個定論,可能的原因包括遺傳、化學因素、生產過缺氧、腦傷、早產、腦膜炎等各種經系統的傷害;自小缺乏刺激或過早給一些訓練,以至於?奪早期該有的感覺運動經驗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感覺統合失調的兒童在行為上會有一些徵兆,以下列出幾種情形供做參考,但是否有感覺統合失調,仍需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做詳細的評估後才能作判斷。 

 

 

感覺處理障礙的行為表現 

感覺處理障礙的行為表現,有以下數種形式:  

逃避感覺刺激的孩童 

有些感覺處理障礙孩童對感覺輸入過度反應,他們的神經系統很容易感覺到外界的刺激,有時即使是一般強度的感覺刺激他們都感受很強烈,他們覺得外界的感覺訊息好像「炸彈」一般在轟炸他們,以致他們有抵抗或逃避的反應,這種情況稱為「感覺防禦」(sensory defensiveness)。這些孩童會逃避或想辦法降低外來的感覺訊息,例如避免被碰觸,挑剔衣服的質料。 

常見的行為反應有: 

●對他人的碰觸回以攻擊行為或退縮 

●害怕運動或爬高,或運動後或爬高後覺得不舒服 

●對新的事物小心翼翼或不願意嘗試 

●在吵雜或繁忙的環境中覺得很不舒服,例如球賽或超市 

●很挑食,或對食物的味道過度敏感 

 

尋求感覺刺激的孩童 

有些孩童對感覺刺激反應不足,他們的神經系統似乎對感覺輸入不曾知覺到。以致他們對感覺刺激的需求不曾滿足過,他們不斷的尋求感覺刺激,或尋求較強或較長的感覺經驗,例如動個不停,坐時會搖椅子,站著會在原地跳躍或四處觸摸,喜歡自高處跳下來等。 

常見的行為反應有: 

●因他們不斷的尋求感覺刺激顯得過動 

●常察覺不到被碰觸或疼痛,或常去碰觸他人,或碰觸得太用力,以致被人誤以為是攻擊行為。 

●從事危險活動,例如爬得很高,或自高處跳下來 

● 喜歡大的聲響,例如電視或收音機開得很大聲 

 

運動技巧問題 

    有些孩童因為無法適當處理感覺訊息,以致對於計畫和執行新的動作以及形成目標或概念或發展新的動作技巧有困難,這些孩童通常動作笨拙,容易發生意外。 

他們常見的問題有: 

●精細動作技巧差,例如書寫 

●粗動作技巧差,例如踢球、丟、接球。 

●模仿動作困難,例如玩「請你跟我這樣做」 

●有平衡、順序動作、兩側協調上的困難 

●僅喜歡玩他熟悉的遊戲或活動,例如常將玩具排成一排鮮少有變化 

●僅喜歡靜態活動,例如看電視,讀書,玩電玩。 

這些孩童容易受挫折,而且常很固執。有些小孩可能喜歡與比他小的孩童玩或避免玩新的遊戲活動。 

*即使你的孩子有以上的幾種狀況,請不要過度緊張,並不一定代表他有這方面的問題,請找職能治療師做進一步諮詢或評估。 

 

 

何謂感覺統合治療 

感覺統合治療是依照孩子的發展與特殊需要所設計的活動,而非教孩子作某一特定的活動或學習某種運動技巧。設計活動時須注意到這是有目標的活動過程,強調孩子的主動參與性或依其需要適當的引導,在活動的過程中,仔細觀察孩子對這些活動刺激的適應性反應、神經系統反應,以隨時修正活動。治療需由接受過專業訓練之職能治療師執行,越早治療療效較佳。所以一般坊間有許多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主張他們是做感覺統合訓練,且不適當的誇大其效果,造成感覺統合這幾個字的濫用,使有些人對這方面的真正療效造成誤解。其實感覺統合理論只是職能治療師在解決孩子問題的一個參考架構,治療一個孩子的問題時,我們還需多方考量其它因素及其它參考架構。所以有些人不適當的誇大,認為只要做感覺統合就可以解決孩子的所有問題,其實是相當錯誤的。  

 

 

感覺統合建議訓練活動 

一、 觸覺活動 

用大球或厚棉被在趴姿下滾壓其身體四肢,或坐在搖椅上可使安靜下來。 
在鋪地毯或毛毯的斜坡上側翻滾。 
手伸入觸覺箱內找尋玩具(觸覺箱內裝各式豆子、米粒、通心粉、玉米粒、種子等)。 
玩黏土遊戲,例如將黏土做成各種動物形狀。 
玩手指畫(可以顏料、醬糊、砂等當材料)。 
全身抹乳液.若孩子有排斥現象,建議他自己擦 

 

二、 前庭覺活動 

溜滑梯(坐著溜下或趴著俯衝下來)。 
慢速規律性盪鞦韆。 
讓小孩坐在大球上,雙手扶住其腰部,幫他做上下彈的動作,或趴在大球上做上下彈。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抓住小孩的腿做來回向下俯衝動作。 
讓小孩趴在大球上,大人雙手扶住小孩的大腿或腰部,令小孩彎俯撿起地板的球或沙包,再抬起身將球或沙包投到籃子裡。 
趴在大球上做活動,如繪圖或拼圖。 
雙手抱球高舉過頭,全身似木頭翻滾一段距離. 

 

三、促進兩側統合活動 

袋鼠跳或小白兔跳。 
船行前進,即長坐在地板上,以手或腳前後移動。 
雙腳跳格子 
雙手滾大球類(或海灘球) 
用粘土以雙手搓湯圓 

 

四、 促進動作計畫能力 

大人手腳做出不同姿勢,讓小孩模仿。 
大人臉部做不同表情,或口部做出不同表情,令小孩模仿。 
大人以積木疊成不同模型,令小孩模仿。 
大人做出兩個(可依小朋友能力增加)步驟的動作,令小孩模仿。 

 

五 . 本體覺活動 

跳床活或邊在跳床上彈跳,邊投球入籃框 
在運動軟墊上袋鼠跳 
以雙腳夾布球方式運球比賽 
小牛耕田(孩子在地皮上呈狗爬式,大人將小孩的雙腳抬起,令其以雙手走路) 
鑽呼拉圈或椅子山洞 
以各種方式比力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ogaZoo 的頭像
    YogaZoo

    YogaZoo 兒童瑜伽動物園

    YogaZ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